专访
站高望远 打造香港铸造品牌
《铸造》2011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11-08-18   阅览次数:8941次

    姜永正简介
    姜永正,男,1951年5月出生,汉族,祖籍山东省威海市,博士。于197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副总裁及署理总裁,依利安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现任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嘉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
姜永正博士在主要工作之余还为社会做出多项兼职服务,主要有:
    ·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永远名誉主席
    ·香港关键性零部件制造业协会荣誉主席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支持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基础工业)
    ·香港电镀业商会名誉顾问
    ·香港电子科技商会荣誉顾问
    ·香港螺丝业协会名誉顾问
    ·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优质产品标志局委员
    ·粤港科技产业促进会副会长
    ·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名誉会长
    ·香港山东商会名誉会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铸造协会理事
    ·《铸造》杂志编委
    ·《CHINA FOUNDRY》杂志编委
    ·《铸造技术》杂志编委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顾问
    ·山东省政协委员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顾问
    姜永正博士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作过多次学术报告。所作学术报告主要有:2006年在北京“2006年两岸三地铸造业合作论坛”上作了《液态压铸锻造双控成形技术工艺优化》报告;2008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0届国际半固态制造大会”上作了《半固态加工触变强度及其触变准则》报告;2010年在“第11届国际半固态制造大会”上作了《半固态技术在中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报告;2011年在“2011年两岸三地铸造业合作论坛”上作了《世界经济新格局下香港压铸业的发展》报告。
担任行业专家成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镁及镁合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十一五”国家“大型镁合金压铸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专家组验收成员;广东省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镁线路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2010年于中国北京举办的“第11届国际半固态制造大会”主席团主席等。

    5月25日下午,在“2011年两岸三地铸造业合作论坛”期间,本刊记者如约采访了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嘉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姜永正博士。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姜永正博士,曾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服务长达25年之久,历任顾问、高级顾问、首席顾问等职务,并于1997年4月荣升为该局副总裁,之后还兼任了6个月的署理总裁。他在生产力促进局工作期间,广泛接触了金属制造、珠宝、钟表、玩具、信息科技等行业,向这些行业提供综合支援服务。他在加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不久,就开始接触压铸和铸造,很快就喜欢上这个行业,并认真、全面地学习压铸和铸造知识。他协助在香港注册了香港压铸学会(后改名为香港压铸业协会)、香港铸造学会(后改名为香港铸造业协会),并于2008年促成了香港压铸业协会和香港铸造业协会两会的合并,成立了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2004年,姜永正博士辞去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副总裁的职务,投身到工业界,之后加盟嘉瑞集团,任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随着他人生的这一转折,他的工作性质也由宏观转向具体,由服务转向管理,由与铸造结缘变为真正的铸造人。
    姜永正博士是个谦逊、低调的人,在采访过程中,他从不标榜自己,在提及他的人生经历和业绩时,他总是简单的几句,一带而过。但当谈及香港压铸业、香港铸造业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时,他却如打开了自己珍藏的宝盒,一样样、一件件细数,娓娓道来。在交谈中,他的言谈条理清晰,他的举止风度儒雅,他的微笑平和真诚。在回顾香港压铸和铸造业发展时,让人感觉他只是一个亲历者和讲述者,但在我们看来,他分明是指导者和,近30年他一直活跃在香港压铸及铸造业的舞台上,香港压铸及铸造业的每个发展规划和重要决策中都印有他的思想烙印。姜永正博士为香港压铸及铸造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业界的褒奖和尊敬: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尊他为“永远名誉主席”;原香港铸造业协会赠予他牌匾,上书“雄才传略  领导有方”;海兴金属有限公司赠予他“工业导师”的美誉……
    在下面的访谈内容中,让我们随姜永正博士一起回顾香港压铸及铸造业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所取得的成绩,共同展望香港和内地铸造业的未来发展。

记者:早在1978年您就已经加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广泛接触工业界,向企业提供综合支持来提升生产力;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压铸并与压铸结缘的呢?

姜永正博士:我是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工作中,逐渐接触压铸,学压铸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香港玩具业的发展,市场已有锌合金压铸需求;80年代初,锌合金压铸开始蓬勃发展,香港企业对压铸技术的提升需求强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澳大利亚的锌与铅亚洲服务中心合作,在香港举行咨询和培训,推广压铸技术,由于主讲者为外国人,以英语讲演,很多企业代表听不懂,我就负责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首先要搞明白才能翻译给人家听,这样我从基本的开始,系统地学习了压铸技术和工艺。另一方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还组织一些考察团,带领香港的企业到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和地区进行压铸相关的考察和交流;考察时间一般都要一两个星期,和这些企业都搞得很熟,我对香港压铸业的情况也就了解得很清楚。考察中,我依然做翻译,人家讲什么东西,我是学到,理解后再解释给他们听。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90年代,在将近20年中,我一直在接触压铸,不断在做这样的事情,对压铸的技术和市场已基本掌握。

记者: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是由原香港压铸协会和香港铸造协会于2008年合并成立,根据您对香港压铸和铸造业的30年亲身经历和了解,两会经过了怎样的发展,终实现合并的原因又是什么?


姜永正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的很多压铸企业有技术提升的需要,当时澳大利亚的锌与铅亚洲服务中心在香港推广压铸技术、设备和材料,基于直接面向一两家企业进行推广的群体效应不大,而香港政府也想推进压铸企业技术的提升,所以就有成立压铸学会的构想。在1985年,我协助香港压铸企业注册了香港压铸学会,压铸学会的章程也是我代为执笔的。成立学会的目的就是针对企业进行学术和技术的提升,当时并没有商业目的。压铸学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联合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向政府申请一些资金支持,有利于香港压铸业的整体的提升。当时,香港也有铸造企业,但铸造企业较少。铸造企业感觉香港压铸学会搞得还不错,在1987年,我协助他们也注册了一个香港铸造学会。在当时,企业需要掌握技术,有技术就有订单,学会这样的组织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由于我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工作,不便于担任两个学会中的任何职务,所以只作两个学会的顾问。到90年代,两个学会开始要发展业务、做市场,觉得“学会”这个名称太学术化,与其他地区交流时不太适合,因此两个学会分别更名为香港压铸业协会和香港铸造业协会。两个协会分别发展,有一部分压铸和铸造企业开始搬迁到内地,铸造企业也越来越少,后来为了便于开展活动,香港铸造业协会也开始吸收部分压铸企业为会员,造成两个协会的会员重叠,部分会员既要参加压铸协会的活动,又要参加铸造协会的活动。这样,就有了两会合并的构想。但两会合并困难较多,涉及组织机构、人员变动和各自经费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就实现不了两会的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于2008年才促成了两会的合并,成立了现在的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

记者:请您谈谈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的成立给香港铸造业带来哪些变化?

姜永正博士: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简称香港铸业总会)是目前香港铸业的行业领导和协调机构。用顺应时势、历史性决定来形容两会的合并,一点也不为过。两会的结合缔造了一个创新的举措,不但可以使原来两会的资源优势得到更有效地发挥,也使两会的会员企业可以借助总会力量更好地拓展国际及国内市场,使香港乃至中国内地的压铸、铸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骄人的成绩。有了总会这个平台,香港铸造可以更有效地拓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并打造“香港铸造”精品品牌。同时,总会组织了大量活动,包括技术培训和交流、行业展览会和对外考察等,促进了香港铸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扩大了香港铸业的对外影响。比如,嘉瑞集团的铸锻双控一次成形技术,宜安公司的镁合金轮毂压铸技术,运豪集团的真空喷涂工艺等,都是近两年取得的突破。在对外交流方面,香港铸业总会除了与中国铸造协会、台湾区铸造品工业同业公会轮流主办每年一度的“两岸三地铸造业合作论坛”外,还成为每年一度的“亚洲铸造论坛”的发起地区协会之一。

记者:您对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寄予哪些期望?

姜永正博士:香港铸业总会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目前,香港铸业,尤其是压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个行业的市场格局、工艺技术、原辅材料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香港铸业总会不仅在大陆、香港和台湾提供服务平台及技术知识水平,更能在全球提供专业的知识、技术和创新思维,把全球的资讯带给行业。香港铸业传统上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为主,但是现在世界经济呈现了东升西落的趋势,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定会崛起。香港铸业总会应主动引导企业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积极组织企业进行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提升技术水平,并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记者: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压铸业发展迅猛,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在该地区开展了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有哪些合作规划?

姜永正博士:由于地理毗邻和历史原因,珠三角地区可说是香港铸业的生产基地,大量香港企业把工程放在珠三角,尤其是广东各地,因此香港铸业同这个地区的合作至为密切。总会成立以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同的职业教育高校——广东岭南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了“岭南香港铸业学院”;在总会主办的铸业展览方面(原名东莞国际铸造及压铸技术工业展,现名“国际‘深圳’铸业展”),在前三届单独主办的基础上,总会今年引进了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在长三角,本会同上海铸造协会、上海市压铸技术协会、江苏省铸造协会等都有长期的合作或联系,彼此支持对方的重要活动。另外,本会有很多企业都陆续在那里投资建工厂或设立业务据点,如力劲、乐丰、文灿、嘉瑞等,其中力劲更是在那边设立或收购了多家工厂。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压铸业为发达的两个地区,相信未来香港铸业在这些地区会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是21世纪前沿的加工技术,近年来,半固态成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半固态成形技术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姜永正博士:半固态技术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有:流变铸造、触变铸造、射铸成形等。涉及的金属材料有:镁合金、铝合金、钢铁等,在产品方面主要运用于汽车关键性零部件,如赛车架、气体调节阀、摩托车底盘车架臂,电子配件,如复印机驱动齿轮、手机外壳、笔记本外壳等。

记者:可以利用压铸、挤压、模锻及一些特殊方法将半固态浆料加工成铸件,铸件成形质量好、性能高,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但在生产应用中,更高的压射系统需求,高额的设备改造成本,以及较难控制的液体流动性和固化颗粒含量等原因,使得半固态工艺不能成为大多数压铸厂家的理想生产工艺。目前,半固态成形技术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其应用前景怎样?

姜永正博士: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弗莱明斯(M. C. Flemings)教授提出半固态加工工艺以来,此工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有了丰富的科学积累,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应用作了很好的技术铺垫。正如刚才所说,半固态成形技术在生产中运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摩托车零件、电子产品等领域,其应用前景较好,还有较多的发展,应把这项新的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关注半固态加工工艺的实际工业应用,应更加注重如何降低半固态坯料制备成本、拓宽其应用材料领域和提高该工艺在合金及复合材料产品制造中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记者:您离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后,于2005年加入嘉瑞集团,至今已有7年时间,就嘉瑞集团的技术、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您认为其优势在哪里,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姜永正博士:嘉瑞集团由1980年发展至今,在锌、镁、铝合金压铸件和塑胶部件的设计、生产和服务上一直追求符合每一位客户的独特要求。集团的经营理念是:追求卓越,铸造价值,团结互信,和谐发展,绿色制造,回馈社会。嘉瑞不仅为顾客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工程设计、模具设计与制作、精密压铸、数控加工、表面处理到装配与物流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以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超越客户期望,而且嘉瑞非常重视产品的品质、技术的创新、环保的生产,在“全面品质管理”的基础上推行智力资本,透过资本价值管理,重视员工的关系、产品的品质,增加客户信心,也促进企业持续改善与发展。在30年的成长中,嘉瑞也形成了一种嘉瑞精神,那就是尊重。嘉瑞尊重科技,持续创新;尊重员工,提升生产力;尊重客户,赢得客户的信赖;尊重理想,成就更美好的前景。嘉瑞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发展,以加强运营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改善生产效能和严谨控制成本等来提升集团实力,期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性服务企业。

记者:您在加入嘉瑞集团之前,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工作期间曾负责信息科技及服务,您认为压铸业如何借助信息科技推进产业升级。

姜永正博士:在信息科技时代,前几年是用好互联网,未来几年就是运用好物联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应用:①应用物联网实施生产智能管理工作;②应用物联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③应用物联网管理生产的重点领域;④应用物联网实施智能物流,智能配送;⑤应用物联网实施远程监控、定位追踪、报警联动、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等。

记者:“十二五”规划中将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行业,并预计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产销售值将达6万亿元以上,这将为压铸行业带来哪些发展契机?

姜永正博士:包括压铸在内的整个铸造业,是基础的工业部分,为十分广泛的行业提供零部件支持。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这几个行业或领域,没有哪一个不会用到压铸或铸造零部件。国家将振兴这几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列入“十二五”规划,给包括压铸在内的铸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我希望香港铸业可以不断升级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凭着自身的实力赢得一些机会,也希望香港铸业也具备在高端产品上参与竞争的实力,着力打造香港铸造品牌。

记者:“2011年两岸三地铸造业合作论坛”的主题是“世界经济新格局下两岸三地铸造业发展与合作的战略”,请您谈谈在新形势下三地铸造业的发展趋势。

姜永正博士: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香港铸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推动两岸三地建立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加强内地、台湾与香港同行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平台构想:下设两个小组。A技术小组:利用小组的跨地区影响力优势,有效促进两岸三地产、学、研合作;主导和协助两岸三地企业联合向三地政府扶持基金申请科技创新及节能环保专项;组织专业技术论坛,以提升和打造大中华区压铸件优质、高端形象。B市场小组:整合现有展会资源,打造一个由两岸三地协会共同主办的国际级别的行业展览会。组织企业共同出国考察和参展(如GIFA),通过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贸易促进会、台湾国际贸易局等两岸三地政府机构的驻外分支机构,在当地组织招商交流会,寻找新商机,以提高企业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2)联合两岸三地教育资源,培养压铸产业人才。香港铸业总会与广东省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岭南香港铸业学院,实现校企共建压铸创新人才实训中心,生产和实践紧密结合;企业代培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实现人才供求的无缝接轨;学制大专三年,每年招生200人。
(3)通过提高产业机械化程度,将生产基地进一步内迁等方式降低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的影响,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文/曲学良;图/葛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