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寻访昔时璀璨 感受今日静美
《铸造》2011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1-04-26   阅览次数:9193次


陈立亮教授生平简介

    陈立亮,男,1969年10月2日出生,河南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
    199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7-2001年,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2月-2006年3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2003年,美国IOW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3月-2010年11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08年11月,任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曾任教育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汽车工业学会常务理事,7th MCSP国际组委分会主席,8th MCSP国际组委,69届世界铸造会议(WFC)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铸造学会(AFS)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会副主任,《铸造》杂志、《CHINA FOUNDRY》杂志编委。
    陈立亮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三次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05、2009),两次获得宝钢教师奖(2000、2005)。还先后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07)、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8)、湖北省青年五四金质奖章(2008),两次获梁亮胜侨界科技奖(2004、2007),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作为负责人,他带领的材料成形模拟仿真团队被评为2010 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010年教育部推荐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3月20日,本刊记者冒着冰冷的春雨来到武汉,准备对年仅42岁就英年早逝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陈立亮教授的事迹进行采访。

2009年10月,陈立亮常务理事代表参赛院校在“永冠杯”
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发言

    走出机场,冷冷的雨滴落在身上和脸上,想想此行的目的,冷意更浓,心情更加沉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新老师到机场迎接我们,见面时,没有了往日那么多的客套,看得出他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在前往华中科技大学的路上,周老师说,自陈立亮老师去逝后,他和同事们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他们都很怀念他;这段时间里,前来悼念陈老师的单位和个人很多,每次的接待和悼念,都会加重他和同事们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车外,冷冷的细雨不停地拍打着车窗。周老师回忆起他与陈立亮相识和共同工作时的点点滴滴,讲述中,他神情戚然,语调如落在车窗上的细雨,轻柔、细缓,情到深处,沉稳男儿竟忍不住几度落泪。看得出,周老师与相处8年的好同事、好领导、好兄弟——陈立亮老师的感情何等深厚!
    汽车下了北三环,沿着珞喻东路前行,经过光谷体育馆,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校门,这一段路,不知陈立亮老师生前走过多少次!今天,我们沿着这条路来到陈老师工作近20年的地方,来感受他的魅力、学习他的精神、探访他的足迹。

2008年10月,陈立亮在中国铸造活动周上作报告

    黄昏的校园内,学子们在雨中匆匆地行走,散布校园的樟树已长出新叶,几处樱花和玉兰刚刚开放,在雨中微微向我们招手,只有路两旁灰色的梧桐还未长出叶子,静静地站立,已被雨水淋透。
    陈老师,这里真的很静谧、秀丽,富有诗意,原来您就是在这里成长并建功立业的。您在这里,由硕士研究生到直读博士研究生,由破格晋升副教授到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由高级访问学者到行业知名专家、新世纪人才,由材料学院副院长到材料学院院长,一路艰辛走来,却朝气蓬勃,满怀信心,成绩斐然。
    陈老师,在校园内,我们见到了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WISCO联合实验室、逸夫图书馆、研发中心、东三楼、东八楼和喻园餐厅等这些您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它们不仅目睹了您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地管理,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地教学,大刀阔斧地改革,风风火火地开拓市场,呕心沥血地研发和创新;它们还见证了是您使材料学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是您使材料学院的产、学、研团队空前团结,是您使材料学院获得了诸多荣誉和奖励。
    第二天是中国农历春分,雨未停,我们在材料学院三楼的会议室中举行了追忆陈立亮教授的座谈会。
    这是一个小型座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恩焰、党总支副书记刘婵娟、副院长袁新华、数字化成形与模具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建新、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曹彪,及陈立亮生前共事过的同事、指导过的博士生,共18人参加了座谈。本次座谈也算是小型追思会,是我们对陈立亮教授又一种形式的追忆和缅怀。
    座谈中,郑书记高度评价了陈立亮教授在整合专业,制定人才引进和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新的教材体系,加强院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建立一系列的教学管理与考核等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陈立亮在任副院长和院长期间,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谋划学院的发展,表现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郑书记以凝重的神情介绍着与陈立亮老少搭档8年中,随着材料学院的发展壮大他们所结下的深厚友情,表达出了他对陈立亮英年早逝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这如他在《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哭立亮》一文中所说的“你走得太早、太匆忙,来不及完成你的宏愿,却给我们留下了撕心裂肺的悲痛,留下了长久的哀思,留下了的遗憾”。
    随后,刘婵娟、袁新华、曹彪、廖敦明等分别介绍了陈立亮教授在教学、科研,各重大专项申报,软件开发,及联合实验室建设和项目开发等工作中的突出事迹。陈立亮教授开朗、睿智和处处为人着想的性格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为有这样一位院长而欣喜,他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深深挚爱的朋友和同事而痛心。
    通过座谈,我们又了解了更多陈立亮老师的事迹,感叹于他的才华,感叹于他的勤奋忘我,感叹于他的廉洁奉公,感叹于他的名师风范。一次次的感叹,一次次地刺痛着我们的内心。
    陈老师,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李培根校长在追悼会上为您致悼词时,凝望着您,数度哽咽、落泪;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一千多人参加您的追悼会,追悼会后仍有几百人徘徊不忍离去;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数千人上网写文章、发留言,追忆您的事迹,寄托对您的哀思——那是因为您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您的精神财富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陈老师,您的一生是短暂的,您却让自己短暂的生命绽放光彩,正如泰戈尔在《生如夏花》一诗中对生死的感悟;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死去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在本刊记者即将返程时,武汉的上空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早春的地气袅袅升腾,樱花和玉兰开得更加娇艳,一切都充满生机。这次武汉之行,我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净化了心灵,感受到了力量(立亮)的魅力。

2009年10月,陈立亮在《铸造》杂志编委会会议上发言

    陈立亮教授与我们已阴阳两隔,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却无比珍贵,正如胡艳华、万霞和靖咏安三位老师在《力量——追记陈立亮教授》一文中所说:陈立亮教授的故事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敬意,陈立亮教授师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一个知识分子留给这个社会的精神血脉。让我们在《力量——追记陈立亮教授》一文中重温陈立亮教授感人的故事,追忆他的先进事迹,让我们共同缅怀陈立亮教授。

2009年4月,陈立亮院长与三一集团梁稳根董事长参观材料学院

(文/曲学良;图/王波,王巧智,华中科技大学)

    立亮,你被推选为院长时,我还惊异过,怎么就是你。你做院长后不久,不知不觉材料学院的面貌怎么就突然改变了。
    立亮,你带给我们惊喜——原来院长是可以这样做的!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立亮走了,但他留下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的精神,是华中大人的精神。它代表了当代中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我们追忆他的人生历程,他做学生的时候是的学生,他做老师的时候,是的教师,他做院长的时候,是位的院长。

路钢(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你坚强、谦逊,以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魅力感染与你相识的朋友兄弟;你执著、敬业,关注学会的工作,提出独特的建议;你无私、博学,学术报告常常给大家带来惊喜,并从中受益;你勤奋、努力,默默耕耘,为人才培养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你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回忆。

苏仕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秘书长)

     此身悄然去,风范永留存,纵有千万语,无以藉英灵。你走了,给我们留下的是你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是你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的开拓精神;是你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是你不谋私利、两袖清风的廉政作风;是你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是你团结同志、待人真诚的崇高品德……

郑恩焰(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

    陈立亮教授作为《铸造》杂志和《CHINA FOUNDRY》杂志的编委,多年来为杂志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与提高,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今,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在编委会会议上的发言依然回响在耳边,我们会永记他的期望。
    陈立亮教授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怀。作为行业媒体,我们有义务报道他的事迹、宣扬他的品格,使他的精神能够感动更多人,鼓舞更多人。

葛晨光(铸造杂志社主编)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总是忙忙碌碌的,他常说付出才有回报。这些年,除了必要的休息,他每天不是在工作着,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他经常是一大早赶飞机,深夜飞回,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回来时,孩子早已熟睡。孩子对他的印象是,爸爸去上班了,或者是爸爸在外出差。
    立亮,这次出差的时间有点长啊,怎么不往家里打电话呢?手机没电了吗?那个不给力的老手机别用了!

丘斯迈(陈立亮教授妻子)

    苍天如此不怜才,我辈今朝举国哀。壮气本当鹏翅远,何期此际独徘徊?
    君来经我手,君去悄悄走。难得领军才,谁堪绝尘后?

林汉同  刘瑞祥  (陈立亮教授研究生导师)

    您是一位对事业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您是一位坚强、乐观的人。您是一位时刻为别人着想而不愿麻烦别人的人。您忙忙碌碌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联合实验室全体同事、项目组师生都感谢您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大家都深深地怀念您!

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全体同事

    春节前夕,儿子来电话说陈老师让实验室的研究生到他家去一下,安排研究生的课题,了解课题进展情况,解决科研中的困难。可就在节后几天我却收到陈老师去世的噩耗。我突然明白,陈老师在节前的安排是他一直放心不下他的学生,为他的学生呕尽的心血。

一位学生家长


力   量

——追记陈立亮教授

    世上有一种力量,平凡而又伟大,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推动执著的人不断前行。料峭春寒里,陈立亮教授的离去更添几分寒意,但他的故事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敬意。这是一种师德的力量,一种人格的力量,是一个知识分子留给这个社会的精神血脉。

    陈立亮走了。
    办公室里,龙舌兰和虎皮兰生机勃勃地碧绿着,金嗓子喉宝和口罩安静地摆在案头,旁边,是他指导的博士生的毕业论文……
    2011年2月18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立亮教授仍然放心不下案头的那篇论文和它的主人。
    他艰难呼吸着,对前来看望他的校领导说:“材料学科要发展,人才很重要!庞盛永博士是个的人才,希望能够让他留校……”
    ,他才说,有点痛。
    现在,他不痛了。
    42岁,生命像一曲华美的乐章,绚烂之时戛然而止。他的逝世,在这个初春的上空,留下一道悲壮的手势,一个充满力量的音符。

2010年4月,陈立亮带队去韩国参加MCSP国际会议时与课题组成员合影

治学——沉潜的力量
    “在学术浮躁的环境下,更要潜心科研、认真工作”。一直到去世之前,他都亲自写代码
    1992年,23岁的陈立亮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来到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材料学院凝固模拟课题组从事铸造充型与凝固过程模拟的科研工作。
敬业、投入,做什么都精益求精,悟性特别好,是这个小伙子留给导师刘瑞祥教授深的印象。当时研究生年只上课,不做研究。观察到陈立亮基础较好,刘瑞祥决定给他一些小题目,让他去做计算机编程任务。
    刘瑞祥回忆说:“我那时候想,如果三个月后他能给我结果,我就很满意了。”
    结果,半个月后,陈立亮就告诉导师,东西已经做出来了。刘瑞祥有点不相信,结果拿过来一看,很惊讶,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是个好苗子!刘瑞祥马上跟课题组负责人林汉同教授交流了这个信息。林汉同也对陈立亮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望,不久,陈立亮转为林汉同教授的学生,直攻博士研究生。
1997年,博士毕业的陈立亮联系到上海大学徐匡迪教授那里从事博士后研究,手续、户口都已经转过去了。但当时,课题组里的一位青年教师移民出国,师资力量青黄不接,学科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因此,学院领导和两位导师极力挽留他留校。
    “上海比武汉的区位优势更明显。而且,导师还是院士、上海市市长。”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陈立亮会选择到上海去。
    但他留下来了。1997年至1999年,是课题组艰难的三年。人员少,课题组里只有林汉同、刘瑞祥和陈立亮3位老师,带着周建新、廖敦明等研究生;场地小,师生工作时都挤在东三楼120室里一个十余平方米的办公室。
    没关系!乐观的陈立亮决定用时间来换取空间和人力。没有白天和黑夜,在这间办公室,他和同事们一呆就是十年,潜心于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
付出总有回报,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耕耘带来秋天丰硕的成果。
    ——针对铸造复杂多相流动模拟,他率先成功开发铸造充型过程多相流动的SOLA-Particle/Level Set算法,使我校成为国际铸造领域早开展该方向研究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针对铸铁收缩缺陷准确预测的世界性难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球铁铸件动态区域碳守恒原则,实现了球铁收缩缺陷的定量化预测,已在70余家大中型企业应用。
    ——他组织开发的“华铸CAE”品牌在国内外铸造业的名望越来越大,英文版的“华铸CAE/InteCAST”软件也走出了国门。目前,“华铸CAE”系统发展成为国内铸造领域影响的仿真分析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近400多个企业中应用,带来1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30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2岁,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他又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年轻的常务理事,MCSP铸造模拟国际会议年轻的学术委员,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作为负责人,他带领的材料成形模拟仿真团队被评为“201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作为铸造界的知名专家,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07年,他参与的“材料成形过程模拟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湖北省青年五四金质奖章,2009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0年教育部推荐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1月,在中国青年科技奖座谈会上,陈立亮并无骄傲,相反,他很沉静。他思考的问题是,正值“科研壮年”,拿了奖后怎样体现示范作用?他说:“在大家普遍认为学术界普遍浮躁的环境下,我们要能够潜心科研、认真工作,多提携和培养更多年轻人才。”
    言传不如身教。德以修己,教以导人。
    他一直都是亲自写代码,从不因为这是个累而繁琐的工作就交给学生去做。就是在生命的一个月里,他还在为课题组承接的大飞机项目编程写代码,开发的“华铸CAE-离心铸造模块”已应用到国家大飞机项目,并得到合作单位的好评。
    他上课从来都是板书。虽然也运用课件和PPT进行辅助教学,但他总是习惯在黑板上板书得满满的,用严密的推理,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
    2011年1月19日,陈立亮给课题组同事周建新教授发来了一封邮件。
    “建新、敦明:发来《现代铸铁》的文章,请查收。”
    6499字,花了一周的时间,这篇《企业如何选择与应用铸造工艺仿真优化(CAE)技术》,是陈立亮应邀为《现代铸铁》期刊新启动的口袋书撰写的开篇文章,也是他生前的一篇文章。
    已经出版的口袋书,正在寄送的路上,但陈立亮却看不到了。
    “君来经我手,君去悄悄走。难得领军才,谁堪绝尘后?”导师刘瑞祥和林汉同悲痛之余,为“爱徒”写下这样的诗句。

人梯——奉献的力量
    “我就是你们的跟班”。开拓方向、打造平台、引进人才,他总能带给大家惊喜
    “立亮,你被推选为院长时,我还惊异过,怎么就是你。我记得,你做院长后,没过多长时间,不知不觉材料学院的面貌怎么就突然改变了……”
    2011年2月20日,追悼会上,校长李培根院士数度哽咽、落泪,无限伤痛地细数对他的怀念与记忆。
    2001年2月,陈立亮被任命为材料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2006年3月,学校又把材料学院院长的重任交给了他。
甫一上任,陈立亮就大刀阔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改革: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改造,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抓本科生科技创新基地,建立“科技创新—毕业设计—研究生”直通车制度;彻底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建设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专职实验教学队伍;强化教材建设;建立向本科教学倾斜的考核分配制度。
改革带来了新变化。
    ——学院“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共出版了40多本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其中18本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居全国同专业,部分教材被60多所高校采用。
    ——《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分别被评为湖北省和全国精品课程;《材料加工工程》教学团队获得教学团队称号;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区被评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均获得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称号;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他所主持的“材料学科系列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集成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材料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及“材料学科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改革”教改项目均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材料学院的师生中,至今还流传着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
    一个是“从转出30到转入49”。由于材料学院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翻砂、和泥巴,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就业分配单位不好,2000年时,志愿生源特别少,2000级学生中全年级前30名几乎全部转到学校其他专业。
    陈立亮担任副院长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专业,引进计算机专业。2006年,大一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转专业,在不少院系痛感人才流失的同时,材料学院却转进了49名同学,创下了当时该院历史记录。
    另一个是56名“非正式毕业生”。2007年,陈立亮敏锐地感到电子制造正转向中国的趋势日益明显,学院应该积极申报电子封装技术新专业。虽然全国当时没有一个学校有此专业,但他一方面向学校汇报,一方面立即着手从2005级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中挑选了56名学生,修改后两年培养计划试办电子封装技术方向。
    远见卓识得到印证。2009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招生电子封装专业。同年,我校也有了批电子封装方向的正式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头等大事,引进人才就是引进新的学科方向。大事当前,陈立亮丝毫不含糊,他的态度很鲜明,他的姿态很低调,“我就是你们的跟班,为你们跑上跑下是应该的”。
    2008年1月4日,材料学院现任院长黄云辉教授一家三口,是陈立亮带着鲜花去机场接回来的。此前,他一直与在美国的黄云辉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向他介绍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状况,邀请他来校工作。黄云辉自己统计了一下,邮件有几十封。
   2008年5月,黄云辉接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答辩通知。陈立亮在学校内多次组织多位教师为他的申报材料和PPT进行反复修改、推敲。6月12日,黄云辉在郑州答辩期间,陈立亮更是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郑州陪了三天。
    在宾馆,陈立亮提出模拟现场答辩,让黄云辉从头到尾过一遍。次,黄云辉讲得比较随意。陈立亮严肃地说:“不行,我们要严格按规矩来!”
    2009年,黄云辉参加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陈立亮照样积极参与进来,陪同参加了十多次预答辩。不管多累多苦,他总是那句话,“我就是你们的跟班”。
    低调而又较真的“跟班”还亲自到英、法、德等国招揽人才,并长期与国内外相关人员保持沟通和交流,带来了一匹又一匹“千里马”。
    4年间,材料学院引进教师18名,其中有“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学院以快速成形、成形模拟、燃料电池、动力与储能电池、纳米材料等团队为代表的研究方向异军突起,快速发展。
    陈立亮还站在材料学科和材料学院发展大局的高度,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他将学院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和一体化建设,强调要加快改革,将目前的以结构材料为主导转向以功能材料为主导的大材料的发展模式,加强能源材料方向的建设。
    发展,快速发展,一直是陈立亮风风火火往前冲的目标,也是他日日夜夜难以放下的牵挂。
    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恩焰回忆说:“无论是在当副院长和院长期间,立亮关爱班子每一个成员,我与他配合也十分默契,我们在一些事情上经常是一拍即合或者是不谋而合,我与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讲话,从来只是一个声音。他经常爱说我们在一起工作是一个缘分,是件愉快的事。他对学院党政一把手的关系有个提法:在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党政上分,关系上合;貌合神更合。由于他崇高的思想境界,使得我院的班子能够团结进取,一心一意谋发展。”
从陈立亮家的窗口向东望,六层楼、8 000平方米的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现代化的大楼清晰可见。无数次,他从这里远眺,思考和憧憬着自己亲手建立的、从荒芜空地上拔地而起的联合实验室的现在和未来。
    2007年2月,在国家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的背景下,我校与武钢签订了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协议;2008年8月,双方决定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2009年5月大楼开工建设,8月封顶,12月落成并投入使用。这几个时间,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数字,但于陈立亮而言,是实打实的工程。
    次在学校专门为校企合作建立一座大楼,次把高校与某个企业的合作拓展得如此深与广,2008年10月,陈立亮肩负起华中大与武钢集团的厚望,承担了联合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后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从联合实验室筹备到实验室大楼的选址、规划、施工、落成,从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到联合实验室与武钢首批合作项目的启动,点点滴滴,倾注了陈立亮无数的心血。就为了联合实验室大楼的设计方案,从关山至青山,陈立亮的那部银灰色的爱丽舍往返了十余次。
    要吸引更多专家加入,为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把“脉”觅“方”。陈立亮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积极接洽和联络各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在工作中结识的科研负责人。
2010年3月,一天中午,刚刚开完会的陈立亮得知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我国机电工程领域的泰斗陆燕荪上午正在东湖宾馆开会,会后可能就要返回北京。顾不上吃中饭,陈立亮拉上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曹彪就赶往东湖宾馆。此行就是为了能力邀陆老担任联合实验室的专家顾问。
    更多的人被陈立亮的执著所感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界知名专家张寿荣,武汉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结构钢专家彭月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项目总工程师、汽车钢板专家李飞鹏,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副院长、硅钢专家郭振岩,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电机专家侯小全……一位位专家加盟进入联合实验室专业委员会。
    大楼盖起来了,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平台搭起来了。依托联合实验室,学校与武钢的合作经费逐年增长,从2007年到2009年的每年不足300万,陡增到2010年度的2 400余万元。
    武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扬虎评价说,陈立亮教授是“学校与武钢之间的桥梁、纽带和铺路石”。

师道——大爱的力量
    “我去努力做个教学名师”。他对学生的爱,是纯真的也是严肃的
    庞盛永,这位陈立亮临终前一直牵挂的博士,这些天总是失眠,头一直很疼,心里非常烦躁,跟实验室里的很多兄弟姐妹一样仍无法接受陈老师走了的事实。
    就在去世的前两周,导师还给他打电话出主意,鼓励他进一步修改博士答辩论文,争取冲击全国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5月,得知导师生病后,庞盛永准备延缓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月底,陈立亮就打来电话,要求他在一周内把博士毕业论文的框架拿出来。
    庞盛永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打扰病中的导师,但陈立亮过了几天又打来电话,让他尽快确定论文框架,并多次反复沟通修改论文内容。
    2010年12月底,论文的初稿出来了,庞盛永因为担心导师的身体,一直不想把论文交上去。但陈立亮却严肃地说:“盛永,我是你的导师!这是我必须要做的!”
    这本180多页的论文初稿上,陈立亮仅用红笔标注提醒修改的格式和标点符号多达几十处,并且每一处都给予了详细的说明。
    “陈老师给我修改的博士论文初稿我会终生保存。我要用它时刻鞭策自己,告诫自己以后如何教书,如何育人。”庞盛永哽咽道。
    2011年1月22日,陈立亮主持了庞盛永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委员会给出的学位论文评定成绩为95分。
    来自贵州的庞盛永并不是常人眼里的高才生。他回忆,次见到陈老师是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当时陈老师让他带着本科成绩单去实验室给各位老师看看,并向刘瑞祥教授夸赞他说:“刘老师,你看他的数学和计算机水平不错,有90多分的!”其实,那份成绩单上的大多数成绩都比较一般。
    升至研二,庞盛永因为一门课程不及格,要由公费培养转成自费,每年需要交纳8 000元的学费。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庞盛永考虑过退学。得知消息后,陈立亮与实验室的老师们一起凑了钱,帮他垫付学费。
    庞盛永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激光焊接模拟,是材料学院新开辟的一个学科方向。庞盛永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论文奖银奖、全国焊接年会论文奖。为了这位学生能够在这个新方向上取得更多的成绩,陈立亮在弥留之际都牵挂着他的留校工作。
    一滴水里看世界。从成绩平平,到以成绩博士毕业,庞盛永一路的成长,见证了陈立亮对学生的大爱。
    教书育人,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在陈立亮的心里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曾任教学副院长的张祥林有时向院长陈立亮抱怨,教学副院长承担的压力太大,陈立亮回答:“以前我做教学副院长时也感到压力大,现在当院长的压力更大几倍。我们这一届班子不能留骂名,等任期届满后你我都下台,我去努力做个教学名师。”
    他的课堂上从来不点名,但到课率始终很高。因为他的课不仅有富有趣味的幻灯片,还有思路清晰的板书;不仅有内容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流利的英文口语解说。
    2009届硕士毕业生马伟杰至今还记得本科时选修了陈立亮老师的课程《传热学》。在讲解对流换热时,需要用到流体力学里的欧拉方程,陈立亮指着板书的欧拉方程问到“这是什么”时,教室鸦雀无声。略显失望的他却耐心地在黑板上把欧拉方程推演一遍,在场的同学无不惊叹,大家很快记住了复杂的欧拉方程。
    在陈立亮那里,有一辆“直通车”直达学生的心灵。“院长与学子面对面”,“院长和你谈就业”等活动, 每年定期开展,他与学生谈人生、谈理想、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当学生面临就业困惑时,他告诉他们:“工作没有好坏之分,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别。一切工作的好与坏,只取决于工作者的态度以及勤奋和努力的程度!”当学生问他“什么才是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他的回答质朴却蕴含深意:“做一个对家有用的人,对单位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孙小军,这个贵州山区走来的仡佬族孩子,从右腿残疾的预科生到如今以全额奖学金到东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中凝聚了太多陈立亮的心血。他让小军进入自己的课题组便于照顾他,并结合小军的实际条件和自身情况,建议小军学习数值模拟方向,这样可以减少右腿截肢对他发展的影响。
    在孙小军申请日本东北大学交换生时,陈立亮亲自写推荐信。在小军赴日留学前,陈立亮还多次和学院学工组联系,想帮小军装一个假肢,费用由他来出。孙小军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希望将来做一个像陈院长这样人,陈院长是我学术上的楷模,是陈院长把我领进了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将影响我的一生。”
    他是严师,也是慈父。
    2009级博士生计效园回忆说,陈老师对实验室的弟子们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刚进来的学生。他规定学生在实验室不允许任何时候看视频,玩游戏,包括周末及晚上。如果被发现两次,自动离开实验室。陈老师觉得实验室是学习科研的地方,如果要休闲娱乐可以回宿舍。
    材控0901班的同学们都记得陈立亮这位像慈父般的班主任老师。在担任该班班主任期间,陈立亮每个月都去一次韵苑9栋4楼的男生寝室,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在他的办公室里的书桌上,还贴有该班2010年上学期的各科成绩表,一些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科目下面,他都重重划上了一笔。
    2011年2月22日,2008级博士生殷亚军给离去的陈立亮发去一条短信:“陈老师,您好!我是殷亚军!您真的是我们的好导师,谢谢您对我们的指导。”大四那年,殷亚军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当年的学费。陈立亮得知消息后,主动借钱帮他垫付,并在实验室课题组中找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减轻家里的负担。
    辅导员张锐记得,在刚参加工作后的一次任期考核中,陈立亮告诉他,想做一个好的辅导员,首先自己要回答3个问题:每周去过学生宿舍几次,学生课堂几次?每学期和多少个学生谈过话?每学期帮助多少个学生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
    陈立亮说,作为院长,对于辅导员的要求就是能尽可能多地去寝室,尽可能多地在学生的身边,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成长的问题。
    陈立亮对于学生的爱就是这么的真挚、朴实!他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生死——从容的力量
    “生如夏花之璀璨,死如秋叶之静美”。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带走一路欢笑
    陈立亮的办公桌上,摆着两张相架:一个是一家三口的合影;一个是他和儿子2008年父亲节的合影。照片上的他,笑得灿烂而幸福!
    陈立亮和妻子丘斯迈结识于一次公选课。从那时开始,妻子就知道,陈立亮总是快乐地忙碌的。
    他忙得顾不上家庭——
    两人结婚后一直没要小孩。母亲询问起来,陈立亮总是说,太忙了,没时间照顾。母亲急了:“那等你们退休后就有时间啦?!”
    妻子怀孕,准备晋升教授的陈立亮,一方面忙着教学工作,一方面又在为华铸CAE的成果推广四处奔波,经常出差在外。丘斯迈说,两个人在一起吃顿饭,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002年至2003年,陈立亮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做了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回来时,儿子已经不认识他,对着他叫“叔叔好”。儿子上幼儿园,同学的家长接送时从来没见过陈立亮;现在儿子上了四年级,陈立亮也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
    他忙得顾不上身体——
    2003年回国后,陈立亮参加了单位的一次体检,发现肺上有一个炎性结节。医生说没事,他再没放在心上。7年时间,他的心放在学院和实验室的发展上,四处奔波,错过了每年的体检。
    2010年3月上旬,到北京出差;下旬又赶到长沙。4月,作为国际组委会委员,到韩国参加铸造专业环太平洋数值模拟国际会议。5月,又一次来到北京,为材料学院参与的两个项目申报国家科技奖而奔波。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南到北,从冷到热,陈立亮一直在咳嗽,妻子让他去医院看看,但他总是说没空,只让妻子给自己买了几盒治咳嗽的药。
    他是坚强的——
    2010年5月中旬,在北京,确诊为恶性肿瘤之后,他对妻子说:“别跟姐姐嫂子说实情,我不愿意看见别人哭!”
这几个月来,他对妻子说的多的,就是,“我不悲观,不管什么情况出现,坦然面对!”而妻子也总对他说,没事的,小伙子!一个困难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个,困难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他是柔情的——
    2008年,母亲病重住在亚洲心脏病医院,正值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他白天与实验室老师一起组织协调评估工作,晚上十点后赶到医院去照顾母亲。每天往返医院和实验室,非常辛苦。但是,他知道,病床上的母亲希望能每天看到他。
    他总对妻子说,自己还是挺愿意做家务的。但是,的一次用电饭煲煮粥,等吃饭的时候,却米是米,水是水……
    他是吝啬的——
    作为我国铸造行业的年轻科学家,陈立亮早就可以申请长江学者。但每次郑恩焰提起,他都推辞,说学院还有很多的适合人选,让他们先上,自己2011年再报……
2010年,联合实验室启动的首批科研经费达2000万元,陈立亮却没有从中申报一个课题,也没有拿一分钱的报酬和津贴。他说:“我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是慷慨的——
    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院长,始终把学校、学院的发展放在位,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他经常说:“我们的青年教师待遇和工作条件还不够好,学院应该为他们争取待遇,创造条件,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
    为给年轻教师改善条件,他主动放弃了院长岗位津贴。他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的所有研究经费全部都投入到了本科教学中。他还常常用自己的经费为其他课题不多的青年老师争取课题和项目。
    他走得太匆忙,还有好多事情没做——
    妻子还等着他再一次叮嘱她出差前“关好家里的门窗,注意用气安全,关好总阀”;儿子还等着爸爸教他游泳,因为他的水性是那么好;年迈的母亲还在等着他嘘寒问暖;学生还等着出色毕业时,他亲手做胡辣汤喝……
    他走得很从容,留给这个世界一个微笑——
    治疗期间,不便出门的他用儿子的QQ上线,利用小摄像头,与学生交流课题进展、指导论文写作。身体条件许可的时候,他还经常到办公室和实验室里转转,看看大家的工作进展。2011年1月16至21日,在病情有所好转后,在家休养的陈立亮,让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分批来家里进行指导……

    一座上足了发条、从不歇息的钟,停摆在2011年2月18日20时02分。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华科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喻园。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我和你,心连心,同为科学梦,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喻家山。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这首《我和你》,是陈立亮自己改编的。在迎新晚会上,他豪迈地放声高歌,是用心,用爱,用赤诚,将自己和这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陈立亮走了,我们的记忆还在。
    他留下的记忆,让这个春天的力量生生不息。

(文/胡艳华,万霞,靖咏安;图/华中科技大学提供;编辑/曲学良)